
2011年全国水土保持会议代表现场观摩“取经” 赵岗摄

铁冲生态清洁小流域的湿地 赵岗摄
云南网讯 (记者 赵岗 李旭俊) 杨柳垂水,绿意盎然,昆明市盘龙区阿子营铁冲村给市民展示了一副景观优美的湿地风情。2005年以来,盘龙区将水土保持与松华坝饮用水源地保护有机结合起来,实现了生态良性循环的目标。3月3日,2011年全国水土保持会议代表特地现场观摩“取经”。
四项工程促生态良性循环
由于盘龙区地处昆明市重点饮用水源地一一松华坝水源保护区内,每日为昆明市主城区提供30%以上的供水量,水源保护成了重中之重。
既要保护水源,又要拉动当地经济发展,多年来盘龙区围绕滇池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和水源保护,将水土保持与滇池治理、松华坝饮用水源地保护有机结合起来,重点实施生态建设、污染治理、产业结构调整、人口转移四大工程,有效保持了水土、保护了水源,改善了水质、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,由单纯重保护向追求生态、社会、经济综合效益转变,实现“优化人居环境,服务百姓生活,拉动经济发展,促进生态良性循环”的目标。
记者了解到,盘龙区在水源区收租土地51238亩,建设永久性生态林带32636亩,完成主要入滇河道绿化113.7公里。水源区建设集镇污水处理厂3个、自然村污水收集处理设施36个、生态湿地3060亩。入滇河道沿岸埋设截污管道35公里,河道两侧200米范围内和松华坝一级保护区全面禁止畜禽养殖。
盘龙区还结合城乡一体化建设,实施松华坝水源区一级核心区移民搬迂工程,累计培训转移农村劳动力35350人。二级区推广经果林15000亩,二、三级区调减蔬菜种植面积4.5万亩,实行测土配方施肥1 7万亩,实施冬季休耕10000亩。
农民不仅从土地出租中得到收益,身份也随之发生了转换,由单纯的农民变成了生态湿地区的建设者,由单一的土地耕作变为多种经营。